"臣宇文泰,谨告于皇天上帝、后土神只..."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朗,却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,"元氏无道,荼毒生灵,上干天怒,下失民心。今皇帝暴毙,宗庙无主,臣受天命,不敢不承..."
说到这里,宇文泰的喉结微微滚动。
"朕今日立国号'周',年号'武威',愿上苍庇佑,使我大周国祚绵长,百姓安居乐业!"
随着礼官高声宣布新朝建立,钟鼓齐鸣,百官跪拜。宇文泰转身望向紫宸殿内金光闪闪的龙椅,心中百感交集。二十年前,他还是个被发配边疆的罪臣之子,如今却要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。权力的滋味如此甜美,却又如此令人不安。
"陛下万岁!万岁!万万岁!"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。宇文泰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的群臣,心中冷笑:这些人中,有多少是真心臣服?又有多少正暗中谋划着如何推翻他?
宇文泰缓步走入大殿,在龙椅上落座。龙椅冰冷的触感透过厚重的冕服传来,让他不由自主地绷直了脊背。他的目光扫过殿中群臣,在几个关键人物身上稍作停留:站在最前列的侄子宇文护神色倨傲,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;李弼面无表情,但紧绷的下颌线暴露了他内心的不满;赵贵和尉迟炯则一脸忠诚,正热切地望着自己。
"朕登基伊始,当以仁政治国。"宇文泰开口道,声音刻意放缓,以掩饰内心的波动,"即日大赦天下,除十恶不赦者外,其余囚犯尽皆释放。中原流离失所之百姓,各州郡需妥善安置,开仓放粮,助其重建家园。"
"陛下圣明!"群臣再次跪拜。宇文泰注意到几个前朝老臣低垂的头颅下,嘴角微微抽搐。他们心中定是在咒骂他这个弑君者吧?想到这里,他握紧了龙椅扶手。
侍中杨侃出列奏道:"陛下仁德,万民感戴。然国不可一日无纲纪,臣请陛下早定朝纲,册封百官。"
宇文泰微微颔首,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:"朕已思虑周全。册封宇文护为太保,辅佐朝政;杨侃为尚书左仆射;卢辩为尚书右仆射;李弼为大将军、武成公,都督中军;赵贵为中护军、襄城公;尉迟炯为中领军、陈留公。其余文武,皆官升三级,俸禄加倍。"
殿中顿时响起一片感恩戴德之声。宇文泰注意到李弼虽然恭敬行礼,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。这个安排他心知肚明——从实权在握的兖州刺史调任看似位高实则被架空的大将军,身边还安插了赵贵和尉迟炯两个眼线。李弼的弟弟李檦在汉国任职,这让他不得不防。
"臣李弼,叩谢陛下隆恩。"李弼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,但藏在袖中的手已紧握成拳。他心中冷笑:宇文泰果然对自己起了疑心。不过这样也好,宇文泰已经变了,不是他从前认识的那个英明神武的主公,他不愿为这样的弑君者效死力。
朝会结束后,群臣三三两两退出大殿。宇文护立刻被一群趋炎附势的文臣围住,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。
"太保大人年轻有为,实乃国家栋梁!"
"今后朝中大事,还望太保多多提携..."
宇文护得意地捋着胡须,毫不掩饰自己的志得意满:"诸位放心,只要忠心为陛下效力,本太保自会在陛下面前美言。"
"太保大人英明神武,辅佐新君,实乃我大周之福啊!"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文官谄媚地说道。
宇文护哈哈大笑,拍了拍那人的肩膀:"张大人过奖了。本官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。"他眼角余光瞥见李弼独自离去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不远处,达奚武拦住了正要离开的李弼:"李将军,恭喜高升啊!从刺史一跃成为大将军,这可是天大的恩宠。"
李弼冷冷地看了达奚武一眼,这个曾经在深受楚王贺拔岳厚恩,转眼就投靠宇文泰的墙头草,让他打心底里厌恶。
"达奚将军若是无事,本官还有军务要处理。"李弼说完,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。他心中怒火中烧:宇文泰竟派这种小人来试探我?
达奚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他捏紧拳头,低声骂道:"得意什么?不识抬举的东西!"
"达奚将军这是怎么了?"宇文护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后。
达奚武立刻换上一副笑脸,转身行礼:"太保大人!没什么,只是李将军似乎对新职不太满意,下官好心祝贺,却碰了一鼻子灰。"
宇文护眯起眼睛,看着李弼远去的背影,意味深长地说:"有些人,就是不懂得感恩。"他转向达奚武,拍了拍他的肩膀,"放心,忠心于我大周之人,是不会被亏待的。"
"多谢太保提携!"达奚武深深鞠躬,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。他心想:若能借宇文护之手除掉李弼,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必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