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国助补充道,
“他们在黄龙府的牛录兵,平时忙着屯田,真要集结起来,至少得两天。”
“这两天,够咱们把木栅扎牢、壕沟挖够丈深了。”
“可他们毕竟离得近,打持久战咱们吃亏。”
沈有容还是不放心,
“万一建奴豁出去,从辽东调大军来争呢?”
“这正是咱们要的。”
袁可立抚掌道,
“他们把兵调过来争黄龙府,辽东那边就空了,东江镇便可趁机捣虚。”
“东江镇一捣乱,建奴定不敢与我们久战,只要坚持一段时间,他们必退。”
“八旗兵就那么些,分兵来争黄龙府,他们必顾此失彼,这正是牵制的本意。”
“问题是,毛文龙会配合咱们吗?”
沈有容眉头紧锁,语气里带着几分疑虑,
“那厮可是阉党的人,礼卿兄在任时,还能节制住他。”
“如今换了武之望巡抚登莱,怕是管不住他了。”
“这个沈大人尽可放心,永明镇可以确保毛总兵配合我们。”
李国助抬手摆了摆,语气笃定,
“毛总兵可是我们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呢,跟我们还有很深的贸易合作。”
“我们收容辽民,也替他分担了很多压力,东江镇的很多军需也是靠我们供应。”
沈有容和袁可立不由对视了一眼。
前者眉峰微挑,后者则轻轻颔首,彼此眼中都带着几分意外。
“看来我俩是真得好好了解一下你们的制度了。”
袁可立抚着颔下胡须,语气里带着感慨。
“两位可以参加永明学会经济学委员会的研讨会。”
李国助笑着拱了拱手,
“以两位大人的聪明才智,听不了几天就什么都明白了。”
袁可立点了点头,目光重新落回墙上的奴儿干都司舆图,指尖轻轻点在松花江流域:
“弘济小友,老夫有一事不明,还望赐教。”
“赐教不敢当,”
李国助欠了欠身,语气恭敬,
“袁大人只管问就是了,小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”
袁可立抬手指向墙上奴儿干都司舆图上松花江与嫩江交汇之处,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:
“你为何要把这个军镇叫做松原镇呢?”
李国助伸手在图上松花江的位置划了道弧线:
“松就是松花江的松,原是因为那一带有大片平原。”
“原来如此,倒是挺贴切的。”
袁可立恍然点头,又盯着奴儿干都司全图看了一阵,忽然用手指依次点过宁古塔城、阿勒楚喀要塞、吉林船厂、黄龙府的位置,眼神专注,
“也就是说,第三路大军在沿松花江前往松原的途中,可以顺手拿下这四处战略要地,是吧?”
“不错。”
李国助点头,语气沉静,
“不过今年已经快入冬了,冬季江河冰封,没了水路的便利,肯定是不能行动了。”
“要行动,最快也得等明年三月。”
“船也是一个问题。”
颜思齐搓了搓手,眉头微蹙,语气里带着担忧,
“内河不比海上,行不得大船,咱们手头现在怕是没有足够的船运送三万大军呀。”
“即使现在开始造,雅兰城军械库也没有内河战舰的预制件,”
“加上冬季的严寒,怕是也造不够数呀。”
“颜叔多虑了,”
李国助咧嘴一笑,语气轻松,
“其实雅兰城现在主打的120吨级老闸船就差不多够用了。”
他顿了顿,伸手比划着船的吃水深度,
“老闸船本来就是特意设计的潜吃水,可以河海两用的船型。”
颜思齐闻言舒展了眉头,重重一点头,语气也轻快起来:
“如果是120吨的老闸船的话,那咱们的预制件倒是很足的,”
“现在开始组装,完全可以造出足够三万大军使用的内河船。”
“但不能在雅兰城军械库造,得把预制件运到阿速江中游的船厂去造。”
李国助眉头微蹙,话锋一转,
“不过120吨级的老闸船只有船首和船尾各有一门9磅炮,侧舷有4门6磅炮。”
“要打宁古塔城和阿勒楚喀要塞,火力可能还有点不够。”
“根据洪升提供的数据,阿速江、松花江最大可以顺利行驶300吨级的内河战舰。”
“哦!既是到了这个吨位,火力配置肯定不弱吧。”
沈有容眉峰微挑,眼中闪过一丝惯经战阵的锐光,语气里带着水师老将特有期待。
登莱镇买过永明镇20艘魔改福船,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