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01章 先生说得是,晚辈唐突了(2/2)

在旁磨墨题跋,场面上的话总得递到。

    李国助暗自叹口气,拱手时的笑容里,一半是敬他的笔墨,一半是知他断不会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招揽,原就是给双方都留个体面罢了。

    “董先生,方才唐突邀了袁公与沈公,也知先生志在笔墨。”

    说了句场面话后,他又话锋一转,

    “只是永明镇虽以实学实业立足,却也缺个能记取风云、传承文脉的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若先生肯屈就,晚辈愿为先生设馆着述,让抗金的故事也能入诗入画。”

    董其昌闻言,放下狼毫,指尖轻叩着案上的诗笺,笑眼弯成了月牙:

    “弘济小友这话说得熨帖。只是老夫这双手,拿了一辈子笔,早忘了刀枪的重量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这《观海市》诗,还得靠袁公的胸襟、沈公的胆气才有魂。”

    “若换了我去调兵遣将,怕是要把‘红夷炮’写成‘红泥灶’,反倒误事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望向窗外渐平的海面:

    “永明镇的功业在波涛里,我的笔墨在宣纸上,本就是两条道。”

    “倒是你们将来在澎湖、在辽东做成的事,老夫若能听着,写进诗里、画入卷中,”

    “让后世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护着华夏,便不愧你我相识一场了。”

    李国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,面上却更显敬重:

    “先生说得是,晚辈唐突了。”

    “将来永明镇若有值得一书的事,定当快马报与先生,盼先生的笔墨为后世留证。”

    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