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21章 江北大战(八)(2/2)

的笔锋转折都分毫不差。信中详细记载了陈庆之如何为保性命,答应将吴明彻引荐给刘璟,并安排周文育作为内应的全过程。

    "这...这..."萧衍喉头滚动,却说不出完整的话来。他虽佞佛,却并不糊涂,但这封密信却彻底击溃了他对陈庆之的信任。多年来对功臣的猜忌如潮水般涌上心头——陈庆之在军中的威望,白袍军对他的绝对忠诚,民间传颂的"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"...

    朱异见萧衍沉默,又添一把火:"臣还听闻,陈将军在江夏驻军时,常与刘璟有书信往来,探讨什么...治国之道。"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萧衍一眼,"其志不小啊!"

    这句话如同最后一击。萧衍身子晃了晃,扶住身旁的廊柱才稳住身形。出卖大将逃命尚可原谅,但一个武将与敌国君主探讨治国之道...这是要造反吗?

    佛堂前的铜铃被风吹动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萧衍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这里是佛门清净地,不能失了帝王威仪。他弯腰一颗颗捡起散落的佛珠,动作缓慢而沉重,仿佛在借此平复心绪。

    "多谢彦和提醒,朕已知晓。"萧衍声音平静得可怕,眼中却酝酿着风暴,"你先回去吧。"

    朱异暗自得意。以他对萧衍的了解,这种平静背后往往藏着雷霆之怒。目的已达,他识趣地躬身告退:"臣告退,陛下保重龙体。"转身时,他肥胖的脸上闪过一丝得逞的狞笑。

    待朱异的身影消失在寺门外,萧衍立刻唤来亲卫:"去把六真叫来。"

    不多时,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。六皇子萧纶身着素色僧袍,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贵气。他今年不过二十出头,面容俊秀,眼神却飘忽不定,时而天真如孩童,时而阴鸷如老吏。自小聪慧过人,却因性情古怪而被其他皇子排挤,唯有萧衍对他宠爱有加。

    "儿臣参见父皇。"萧纶行礼时,袖中滑出一串佛珠,被他敏捷地接住。那佛珠与寻常不同,每颗珠子都雕刻着狰狞的鬼面。

    萧衍看着这个最像自己年轻时的儿子,眼中闪过一丝温情。萧纶轻财爱士,不竞人利,虽有性情急躁、喜怒不定的毛病,但自从学佛后已改了许多。那些穿着下人衣服在市井胡闹的小癖好,在萧衍看来不过是少年心性。

    "六真,朕有要事交予你办。"萧衍压低声音,"你即刻持密诏前往襄阳,带上兰钦和一万人马,渡江北上追上陈庆之。"

    萧纶眼睛一亮,瞳孔微微扩大:"父皇要儿臣做什么?"他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鬼面佛珠。

    "见到陈庆之后,立即拿下,押回建康。"萧衍眼中寒光一闪,"让兰钦接管大军撤回江南。"

    萧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这个任务正合他意。他早就听闻陈庆之威名,一直想会会这位传说中的白袍将军。更令他兴奋的是,父皇竟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个"不肖子",而非其他兄长。

    "儿臣领旨。"萧纶干脆利落地回答,没有多问一个字。他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"招待"这位阶下囚将军了。

    萧衍满意地点头。这正是他最欣赏萧纶的地方——从不问东问西,坚决执行命令。却不知萧纶转身离去时,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,袖中的手指正神经质地拨弄着那串鬼面佛珠。

    "陈庆之..."萧纶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,舌尖尝到一丝血腥味——不知何时,他竟咬破了自己的嘴唇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朱异回到府中,屏退左右,从暗格中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金子。他掂了掂分量,满意地笑了。这袋金子是陈厉今早送来的"谢礼"。

    "陈庆之啊陈庆之,"朱异自言自语,将金子一颗颗倒在案几上,金块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,"要怪就怪你功高震主,不知收敛。"他想起三年前陈庆之在朝堂上当众指责他贪污受贿的情景,眼中闪过一丝怨毒,"这次看你怎么死!"

    朱异不知道的是,他的院门外的那棵大树上,正躺着一个灰袍道人。道人将朱异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,轻叹一声:"贪嗔痴三毒俱全,如何修得正果?"

    道人说完,偷偷跳下了大树,来到一个养着许多鸽子的院落,绑上信笺,放飞了一只信鸽,信鸽正朝着陈庆之大军北上的方向飞去,道人露出一丝微笑:"师弟,这次你该怎么谢我…"

    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