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02章 巴蜀与荆州(十)(1/2)

    建康皇宫,济世殿内。

    梁武帝萧衍的怒吼声几乎要掀翻殿顶:"十万精锐!十万啊!竟然被刘璟五万人打得全军覆没!兰钦这个废物,怎么还有脸活着回来?!"

    龙案被拍得震天响,满朝文武噤若寒蝉,无人敢抬头直视天颜。萧衍那张因常年吃素而显得清瘦的脸此刻涨得通红,额头上青筋暴起,完全看不出平日里的佛门弟子模样。

    "陛下息怒..."侍中朱异小心翼翼地开口,"有道是南船北马,北虏的骑兵再强,也过不了长江——"

    "放屁!"萧衍粗暴地打断他,眼中怒火更盛,"朕是担心他过江吗?朕是要拿回江北!荆北重地,岂能拱手让人?"

    朱异被这一声呵斥吓得脖子一缩,心中暗骂:老东西,学佛学傻了,给你个台阶你不下。但他面上不敢有丝毫不敬,只是低头退回了队列中。

    萧衍环视殿内,目光如刀般扫过每一个大臣的脸:"可有人愿替朕分忧,再战北虏?"

    大殿内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。文武百官个个眼观鼻鼻观心,仿佛突然对脚下的金砖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萧衍的视线移到哪里,哪里的官员就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。

    太子萧纲站在最前排,看似恭敬垂首,实则神游物外。他想起前些日子读到刘璟大败柔然后写的《出塞》诗,那"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渡阴山"的雄浑意境让他回味至今。不知道这次大败梁军,那位北汉雄主又能写出什么佳作...萧纲不禁有些期待起来。

    "庾爱卿!"萧衍突然点名,吓得尚书庾肩吾一个激灵,"你嘀嘀咕咕在说什么?可有良策?"

    庾肩吾本就胆小,被皇帝当众点名,更是抖如筛糠:"臣...臣是在想淮河水患...不知陈刺史治理得如何了..."

    这话本是无心之言,却像一道闪电劈进萧衍脑中。皇帝脸上的怒容突然舒展,眼中迸发出异样的光彩:"对了!朕还有庆之!朕的庆之当年就大败刘璟!"

    殿内气氛为之一变。陈庆之这个名字仿佛有魔力,让死气沉沉的朝堂泛起了微澜。几位老臣交换着眼色——那个被冷落多年的白袍将军,终于又要被启用了?

    萧衍兴奋地在御阶上来回踱步:"传旨!加封陈庆之为征北将军,郢州(江夏)刺史,督江北诸军事!"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"襄州那些回来的俘虏,全部调往郢州,归庆之节制!"

    这个决定让萧衍十分自得,他捋着胡须,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:"朕近日学佛又有所悟,要回同泰寺闭关修行。朝中诸事,就交给太子处置。"

    说完,这位"菩萨皇帝"拂袖而去,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。朱异擦了擦额头的冷汗,偷眼看向太子萧纲,却发现太子殿下正望着殿外出神,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...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汉中,汉军大营。

    主帅大帐内,贺拔允盯着铺在案几上的羊皮地图,眉头紧锁。副帅贺拔岳站在一旁,手指坚定地指着地图上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细线。

    "大哥,僚人向导说这条阴平小道虽然险峻,但可以直插蜀中腹地。"贺拔岳的声音充满自信,"我只需五千精锐,就能从背后拿下葭荫关!"

    贺拔允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不可思议:"你疯了?自古以来走阴平小道入蜀成功的只有邓艾一人!那是拿命在赌!"

    "但邓艾成功了。"贺拔岳寸步不让,"三关虽然险要,但并非坚不可摧。若我们从正面强攻,至少要折损半数兵力。"

    帐内其他将领屏息静气,不敢插话。这是贺拔兄弟罕见的争执,谁也不想卷入其中。

    高昂却忍不住了,一拍大腿站起来:"副帅说得对!就该出其不意,打他个措手不及!我愿为先锋!"

    贺拔允瞪了高昂一眼,这个汉王义弟总是唯恐天下不乱。他转向弟弟,语气缓和了些:"三弟,太冒险了。万一有个闪失..."

    "大哥,"贺拔岳直视兄长的眼睛,"我们在此耽搁一分钟,巴蜀的形势都可能发生变化。萧宝夤与萧纪正打得难解难分,正是我们渔翁得利的好时机。"

    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:"三关从正面攻打,凭我们现在的兵力难以速克。但如果从背后突袭,葭荫关无险可守,五千将士足矣!"

    贺拔允沉默良久,目光在地图与弟弟坚毅的面容间来回游移。他想起小时候,三弟就是这样——骨子里比谁都倔,一旦认准的事,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
    "你...非去不可?"贺拔允最终叹了口气,声音里满是无奈与担忧。

    贺拔岳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:"大哥放心,我可不是莽撞之人。僚人向导熟悉每一条山路,我会小心行事。"

    一旁的高昂又跳了起来:"那我也——"

    "你给我闭嘴!"贺拔允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,"擅自离开驻地的事还没跟你算账!这次奇袭行动,你想都别想!"

    高昂正要争辩,副将侯莫陈崇和弟弟高季式一左一右拉住了他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