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89章 光与影交错(十一)(2/2)

敛财、祸害百姓的败类。至于加税...若无雷霆手段,何以显菩萨心肠?"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郑道昭还想再争辩,但看到刘璟决绝的眼神,最终叹了口气,退回了队列。

    三日后,灞上刑场。

    数百名罪证确凿的僧人被押解到场,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。当官员宣读他们的罪行时,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愤怒的吼声。

    "我家的地就是被他们强占的!"

    "我妹妹就是被这些秃驴害死的!"

    "杀得好!"

    随着刽子手的大刀落下,一颗颗光头滚落尘埃。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,有人甚至当场跪地,感谢汉王为民除害。

    然而在这些被处决的僧人中,却没有天净寺的普惠大师。此刻,他正被单独关押在绣衣卫最森严的地牢中。

    阴暗潮湿的地牢里,普惠——或者说夏侯道迁——靠在冰冷的石墙上,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欢呼声。他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顶,苦笑一声。三十年前,他还是南梁的一员猛将,致仕后,正逢羌乱,关中成了佛教生长的沃土,他本想借此机会大赚一笔,替侄子在南梁疏通朝中人脉。没想到汉王突然来这么一手,全盘计划都被打乱了。

    "夏侯将军,别来无恙啊。"

    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牢门外传来。夏侯道迁猛地抬头,看到汉王刘璟亲自站在牢门外,身后只跟着两名侍卫。

    "大、大王..."夏侯道迁下意识地要行礼,却被脚镣绊了一下,险些摔倒。

    刘璟示意侍卫打开牢门,自己走了进来。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曾经的良将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。

    "本王一直很好奇,天净寺的普惠大师到底是谁,直到看到你的档案。"刘璟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,"南梁左卫将军夏侯道迁致仕...有趣的是,你的侄子夏侯夔现在正担任襄州刺史,对吧?"

    夏侯道迁的瞳孔猛地收缩,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。他强自镇定:"大王明鉴,贫僧...不,在下确实有罪,但家侄与此事毫无干系..."

    刘璟轻笑一声:"本王知道你在想什么。放心,只要你配合,你和你侄子都能活命。"他蹲下身,与夏侯道迁平视,"告诉我,襄州的城防布置,守军数量,粮草储备...所有你知道的。"

    夏侯道迁的额头渗出冷汗。他明白,这是生死抉择——说出情报,他和侄子能活;拒绝合作,不仅自己会死,侄子也会被牵连。

    "我...我需要时间考虑..."他艰难地开口。

    刘璟站起身,拍了拍并不存在的灰尘:"三天。三天后本王要答案。"说完,转身离去,脚步声在地牢中回荡,如同催命的鼓点。

    夏侯道迁瘫坐在地上,脑海中浮现出侄子夏侯亮的面容。那个从小跟在他身后,喊着"叔叔教我武艺"的少年,如今已成为一州之牧。他该怎么做?是忠于国家,还是保全亲人?

    与此同时,刘璟走出地牢,深吸一口新鲜空气。苏绰不知何时已在外等候。

    "大王,真要留那夏侯道迁一命?"苏绰低声问道。

    刘璟望向南方,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:"襄州是进入南梁的门户。有了夏侯道迁的情报,再加上他侄子的身份...苏卿,你说这盘棋,我们是不是已经赢了一半?"

    苏绰会意地笑了:"大王英明。灭佛一举,既肃清了内患,又为南下铺路,一箭双雕。"

    刘璟没有回答,只是抬头看向天空。一只苍鹰正在云端翱翔,它的目光锐利,随时准备俯冲而下,捕捉猎物。

    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