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精准些,怕是还能更快些。”
“若是这机器能安在飞车上……”
徐正明忽然插话,他手里还攥着画了一半的旋翼草图,
“我那飞车的螺旋桨,要是也用蒸汽机驱动,说不定真能离地三尺!”
这也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年,历史上因为明末乱世而被埋没,
如今到了永明镇,必将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。
徐光启闻言摇头:
“这机器眼下才顶得上十头犍牛的力气,飞车要克服自重,怕是得百头牛的力才够。”
薄珏也跟着摆手:“何况这蒸汽机连汽缸带锅炉,足有两千斤重,飞车怎可能带起来?”
徐正明却不死心,拽着薄珏的袖子:
“子珏,咱们能不能造个小点的?那样应该就能飞起来了!”
两人说话时,李国助正望着明轮的转动出神。
他当然知道徐正明的想法并非空想,只是那得等内燃机出现,
烧煤油、体积小、马力足,可这距离现在,还有漫长的路要走。
他没插嘴,只看着“薄珏号”的烟囱,那道黑白气柱在江风里越升越高,像在为这个时代的蒸汽梦想,标出一道笨拙却坚定的轨迹。
“起帆!” 沈有容忽然扬声下令。
“薄珏号”的前桅风帆缓缓展开,这才是它的主动力,
双作用汽缸式蒸汽机刚造出来不久,动力还不足,加上船上带的煤有限,
所以只在无风或逆风时启动,能借风力便尽量不烧火,这正是机帆联合的巧思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