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96章 不知肯不肯屈就,陪我走这一趟(1/2)

    行至半山腰,视野忽然开阔,一片依山而建的建筑群正错落分布在坡地间。

    石砌的地基稳稳压在火山岩上,木质房梁搭起的屋檐层层叠叠,既有供商人歇脚的客房,也有驻军的营房,

    外围还圈着半人高的石墙,墙角立着两座哨塔,牢牢护住通往高处的路径。

    最惹眼的是建筑群旁的一座风车塔,四翼风帆在海风里转得正欢,

    齿轮咬合的咔嗒声伴着水流声传来,

    原来卧洞池的水正是通过山坡上的多级风车被逐级提升到这里,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商馆各处。

    李国助驻足打量,见货仓的阶梯直接通向山下滑道,显然是为了方便货物直抵码头,不由暗赞这布局的巧妙。

    视线越过这片商馆区,远远地,牛头峰的轮廓在薄雾里若隐若现,峰顶像是被什么重物压着。

    细看时,才辨出是座棱堡炮台的轮廓,灰黑色的台基与玄武岩山体连在一处,沉甸甸地镇在峰尖,连薄雾都似被这股气势压得缓缓流动。

    李国助绕过商馆区,直接攀登峰顶,毕竟他迟早都要来这里住,到时再来游览也不迟。

    牛头峰顶的炮台上,四尊二十四磅重炮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着冷光。

    这里是整个岛的制高点,四门重炮的火力足以覆盖全岛和海岸。

    他记得去年来时,这里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。

    如今换成一座炮台,想来任何角度来犯的船只都难逃过炮火覆盖。

    顺着缓坡往下走时,他看到岛中部的台地上散落着几群黄牛,牧人披着蓑衣坐在礁石上,手里甩着鞭子,偶尔吆喝一声。

    去年那些临时搭建的牧幕还在,只是旁边多了几间石屋,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烟。

    海风掠过栎树林,叶子沙沙作响,混着远处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,倒比在舰上时多了几分安宁。

    他站在一处崖边回望,东港的帆影、东埠头的炮台、卧洞池的水光、牛头峰的棱堡,还有台地上的牛群,像一幅慢慢铺展开的画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,李国助已经走到了牛岛西岸,正沿着紫菜礁往高处走,

    春阳把玄武岩晒得暖融融的,潮间带的礁石上,紫菜刚被渔民采过,留下深浅不一的水痕,几尾小鱼在退潮后的水洼里蹦跳。

    岸边峭壁上的海芙蓉冒出新绿,风过时,叶片上的细绒毛泛着银光,远处的牛岛水道波光粼粼,济州岛的轮廓在薄雾里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他正望着崖下翻涌的浪花出神,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。

    他转过头,见一个汉子从树影里走出来,目光在他身上打了个转,

    先是落在他月白长衫的质地上,又扫过腰间那枚成色极佳的玉佩,最后停在他从容打量的神态上。

    那汉子咧嘴一笑,拱手道:

    “这位公子看着气度不凡,身上带着股贵气,不知是哪家商号的少东家?”

    “这牛岛虽成了补给港,却少见公子这般人物。”

    李国助见他语气爽朗,不似恶意,便也拱手回礼:“在下李国助。”

    “李国助?”

    汉子眼睛猛地一亮,快步上前两步,上下打量着他,忽然一拍大腿,

    “哎呀!原来是小少爷!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——”

    “我是钟斌啊!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!”

    “这才多少年没见,竟长这么高了,气度也完全不一样了,刚才瞧着面熟,愣是没敢认!”

    李国助望着钟斌熟稔的神态,儿时模糊的记忆忽然清晰了几分,

    似乎确实有这么个嗓门洪亮的汉子,每年春天会带着福建的新茶来平户,临走时总塞给自己几颗蜜饯。

    他唇边漾开笑意,拱手时多了几分暖意:

    “钟大哥,多年未见,你倒是一点没变。”

    “方才听你声音,就觉得有些耳熟,只是这些年人事流转,一时没敢认。”

    钟斌哈哈一笑,指着周遭景致道:

    “我听说,这岛能从朝鲜手里租下来,全凭你的谋划。”

    “想当年在平户,你还是个追着蝴蝶跑的娃娃,如今竟成了能定下这牛岛大局的人物。”

    “前两年我随船经过时,这里还只有几处牧卒的窝棚,海风刮着石头响;”

    “如今再看,东埠头的炮台立起来了,西港能停大舰了,连这崖上的海芙蓉都像是沾了福气,比别处长得旺实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是英雄出少年,老弟兄们提起你,没有不竖大拇指的!”

    “钟大哥过奖了。” 李国助望着崖下的紫菜礁,“也就是借了这岛的天然地势,稍加修整罢了。”

    钟斌笑起来:

    “少东家这话就谦虚了,天然地势再好,没人盘活也是块死礁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来往商船在这儿补水、避浪,连海芙蓉都能当药材换钱,这才是真本事。”

    李国助望着眼前这位久闻其名却少见其人的故旧,笑道:

 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